近日,由科技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编制的《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技术清单(2025)》(以下简称“技术清单”)在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正式发布。通过需求征集、专家遴选和试点验证,上海环境院智慧转运技术、高效清洁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和渗沥液处理膜装备3项技术(装备)成功入选该技术清单。
【智慧转运技术】
高效、节能、环保、智慧转运技术聚焦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环节技术升级与智能平台建设,通过工艺优化、系统集成与智能赋能,融合AI识别、SCADA控制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了集智能调度、DCS与数字孪生于一体的无人化作业平台,可显著提升垃圾转运作业效率与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该技术深度契合“双碳”战略与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已在多个核心城市成功应用,为上海等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的绿色低碳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标杆。
转运工艺剖面图
【高效清洁生活垃圾焚烧技术】
高效清洁焚烧技术通过国产化自主创新,形成了一套成熟稳定,适应性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与资源化处理方案。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炉排适应国内垃圾特性,具备高耐热、耐磨耐腐蚀、韧性强且寿命长等优势。智能ACC燃烧控制技术实现炉排动作调速、燃烧配风等自动调节,可实现垃圾燃烧效率98%以上,热效率≥80%,实现生活垃圾的高效清洁焚烧。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应急垃圾处理和固废协同处置等领域。
HPCC高效清洁焚烧线工艺流程
【渗沥液处理膜装备】
渗沥液处理膜装备针对垃圾渗沥液“高污染物浓度、高水质水量波动、高处理难度”特征,通过生化+膜技术的协同作用实现高效净化,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满足直接排放及再生回用于工业用水的要求。系统具备高度集成化、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维简便等优势,有力推动了渗沥液处理向“零排放+资源化”目标转型。该装备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焚烧厂等设施的渗沥液处理站等场景,已在全国多个渗滤液处理工程中成功应用。
本年度技术清单聚焦“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能源转型、生态修复等共性需求,涵盖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等多个领域。此次成功入选国家级技术清单是对上海环境院长期深耕固废处置领域的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的高度认可,上海环境院也将持续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昆明配资炒股,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全球可持续绿色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红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